新塘[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]

新塘[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]

新塘鎮,是廣州市增城區南部工業、商業重鎮。位於珠江三角洲東江下游北岸,廣州東部,南與東莞一河之隔,西與廣州黃埔區相連。地處廣州、深圳、東莞等多個城市區間,是廣佛都市圈和深莞都市圈的交集區域。是全國重點鎮,廣東省省級中心鎮,廣州市第二批重點建設的五個中心鎮,廣東省“十強鎮”之一。共有各類生產企業5600多家,超億元產值企業97家。被譽為中國牛仔城和廣州東部板塊的黃金走廊。另有湖南,浙江,廣東潮州同名鎮區。

基本情況:

位於增城區南部。在區境西南部。因駐地在宋代為東江一大河灣,後漸成河灘,明代在河灘上壘石圍塘,石堤漸為圩集,故名新塘圩。民國27年 (1938)增城縣治設於此。1950年稱新塘鎮,1955年改區。1958年成立新塘公社,1979年改鎮,1983年又改為區,1984年再建鎮。2004年增城市實行鎮級行政區劃調整,新塘鎮管轄原新塘、永和、仙村(除嚇崗村)、沙埔、寧西5鎮的行政區域範圍;2005年,永崗、禾豐、賢江、新莊4村劃入廣州市蘿崗區。新塘鎮現管轄16個居委會和71個村委會,總面積251.51平方公里,總人口40多萬人(其中戶籍人口21萬人,外來人口19萬人 。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339.58億元;第三產業產值50.27億元;工商稅收入庫13.59億元。新塘鎮是廣州市增城區南部工業、商業重鎮,廣東省中心鎮。全鎮有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13家,上5000萬元的企業5家。2002年完成工業總產值66億元,利稅3.8億元,出口貿易額25.3億元,商業重鎮,廣東省中心鎮。其中被譽為中國牛仔城,其中被譽為中國牛仔城。另有湖南,浙江,廣東潮州同名鎮區 。

新塘鎮未來城鎮建設:隨著廣州“東進”加快,新塘將成為投資商家青睞的寶地。該鎮既面臨多方面的新挑戰,也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。在未來幾年,該鎮將以並鎮為契機,堅定不移抓好中心鎮建設,以抓好規劃和環境建設為突破口,大力推動中心鎮建設,打好“廣州牌”,打響“新塘牌”;狠抓招商引資,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,做大做強“汽車、機車及其零配件製造業、牛仔休閒服裝”三大支柱產業,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,抓好基礎設施和城區環境建設,加快提高該鎮工業化、城市化和農業產業化水平;著力解決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,加強精神文明建設,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,增強該鎮綜合競爭力和發展後勁,努力創建廣州東部現代化新城區。

新塘鎮的行政規劃:轄 東街道、西街道、中街道、西寧、衛山、漁村、小逕、匯美、新康、省水電二局、新世界、永和、寧西、仙村一、仙村二、公平16個社區;久裕、南安、南埔、新墩、西洲、東洲、白江、坭紫、新街、黃沙頭、石下、瓜嶺、大墩、田心、白石、上邵、白水、塘美、官湖、瑤田、章陂、群星、新何、甘涌、東華、棉花場、烏石、九如、陂頭、長崗、崗豐、葉嶺、公安、翟洞、塔崗、禾豐、賢江、新莊、永崗、蔞園、簡村、馮村、中元、石逕、路邊、郭村、下元、百湖、湖東、斯莊、湖中、下境、仙聯、竹元、巷頭、十字窖、深涌、下基、沙角、西南、沙頭、上境、基崗、藍山、潮山、沙窖、碧潭、岳湖、塘邊、崗尾、官道、上嶺、巷口、長巷、三安、上基76個村委會。

據老一輩介紹,新塘在改革開放前,生態環境沒有受到破壞,空氣清新。人們在土地上種農作物,生活清貧。河水沒有受污染,以前的人們經常到東江長堤處游泳、洗菜,水性很好,而且東江水可以喝,是甜的。改革開放後,搞了工商業。中心鎮區搞商業;各村破壞、浪費掉農田,搞工業,並污染了環境。人民生活富裕安康了,但東江變髒、臭了,人民不再到東江游泳。水性好的上一代一般都到游泳池教下一代游泳。新塘的傳統習俗隨著老一代的人漸漸老去而瀕臨滅絕,親人少了和住得分散了,沒有了街坊的概念,路上的都是陌生人。老一輩的人勤奮勤勞,但下一代,大概是80後以後,比較懶惰。有不少學生近視了。可幸的是,跟廣州城區的學校比起來,新塘的學校學生的近視率還算不高。另外,農村學校的學生基本上沒有近視,身體素質也很好,鎮區的學校有部分學生近視。經濟不景氣,不少牛仔服裝工廠都倒閉了,許多工人失業,求助於政府。

經濟發展

新塘鎮是廣州市增城區南部工業、商業重鎮,廣東省中心鎮。至2010年,全鎮有年產值上億元的工業企業33家,上5000萬元的工業企業47家,其中10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有6家。

2009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665.69億元,同比增長(下同)15.43%,其中,工業總產值652.88億元,增長15.66%,農業總產值12.81億元,增長5%;第三產業完成產值114.3億元,增長18.5%;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2.4億元,增長10.3%;兩稅收入34.29億元,市本級稅收入庫14.5億元,增長5.56%;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01.56億元,增長11.98%。

工業發展

新塘鎮發揮區位、交通、資源、產業集聚的四大可持續發展優勢, 規劃並推進了寧西、新塘環保、豪進、沙埔銀沙、東凌等五大工業基地建設,引進了廣州本田二廠、五羊本田機車兩大生產力骨幹項目,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、效益好、帶動性強的製造業工業項目,牛仔休閒服裝和汽車、機車及其零部件三大支柱產業,初步形成產業聚集和組團 發展。成功走出了一條“大工業、大商貿、大房產”的富民強鎮之路。一些重點項目紛紛搶灘落戶新塘投資置業,現有廣州本田汽車、五羊-本田摩托、廣州提愛思汽車內飾、廣州電裝、豪進摩托、康威集團、創興牛仔、廣英牛仔等一大批龍頭企業。時至今日,新塘、永和、寧西、沙埔、仙村已經形成頗具特色的工業產業帶。汽車、機車及其零配件製造業、牛仔休閒服裝等三大支柱產業不斷壯大,新塘鎮經濟產業已形成以經營牛仔休閒紡織服裝、機車及其零配件、汽車及其零配件、建材、家具、造紙、食品、塑膠、家電、製品業等l9個行業為骨幹的工業體系。

民營工業

民營工業是新塘的特色產業,也是新塘的支柱產業,約占全鎮工業的90%。 特別是牛仔服裝已成為新塘民營經濟的特色,並成為新塘一張通往世界的名片,拉近了同世界產業接軌的距離。新塘有牛仔服裝及相關配套企業2600多家,占新塘工業企業的60%。有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各類服裝紡織製衣設備6萬多台套,擁有國際最先進的棉紗染色設備、牛仔面料織機以及製衣、水洗、漂染、防縮等最先進的後整理設備,形成了紡紗、染色、織布、整理、印花、製衣等完善的生產系統。在新塘,每天可加工生產250萬件牛仔服裝,年產牛仔服裝超2億件(條)。現擁有註冊牛仔品牌1000多個,湧現出增致、凱蒂貓、米高、小魔魚、康威等一批國內外較為知名的品牌,牢牢掌握牛仔服裝產品潮流趨勢,成為中國牛仔服裝的風向標。2002年新塘鎮被國家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“中國牛仔服裝名鎮”,成為廣州市東部板塊一顆璀璨的明珠。

第三產業

新塘投資環境的改善,使第三產業得到迅速發展。建起了以占地13萬平 方米的新塘牛仔商貿城和占地4萬多平方米的沙埔牛仔面輔料商貿城為產業龍頭的大商業格局。目前有大潤發,華潤萬家、嘉榮、新客隆,真美、家家樂等大型百貨進駐,發展了新興步行街、群星步行街等商業區,形成了鋼材、家電、機車、小商品等大型批發市場,促進了商業和物流業的發展。還有集旅遊、飲食、休閒、娛樂於一體的上檔次的碧桂園鳳凰城酒店、太陽城、新好景、凱旋門等酒店,使第三產業成為新塘的一大經濟亮點。碧桂園、錦銹香江等大型房地產項目規模不斷擴大,國際貿易中心、新塘牛仔電子商務產業園等一批上檔次的大型商業中心正在建設。第三產業已逐步由小商品、小批發向大商業過渡,有力拉動了新塘第三產業的升級。

農業農村

全面完成了行政村“五通”工程(通水、通電、通電話、通水泥路、通有線電視),改善了廣大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。堅持抓好農民實用技術的培訓工作,提高農民素質,做好農村勞務輸出。狠抓農村稅費改革,切實減輕農民負擔,農民總體減負率達78.6%。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,促進農業產業化、規模化經營,推進蔬菜、水果、花卉、苗木、畜牧、水產等特色農業發展。相繼 建立華南農業大學增城教學科研基地等一批農業高科技示範基地。專項整治農貿市場和禽類養殖場,切實做好禽流感與動物疫情的防治工作。2005年,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5.23億元,農民人均收入6739元。

全鎮耕地總面積21313畝,其中水稻3300畝;蔬菜11000畝;水果種植面積5500畝,甜玉米1500畝。

新塘農業依託工商業的強大經濟後盾,逐步向現代化、產業化、生態型的現代農業邁進。全鎮先後建成蔬菜基地、禽畜基地、水果基地、糧食基地等四大生產基地,總面積達到2萬多畝,年產量達到1.222億元。現正規劃建設新塘鎮生態農業基地,總面積2500畝,預計投資3000萬元,建成集生態旅遊、科教參觀、產品展示等一體化的農業生態園地,提高了新塘農業檔次。

全鎮大力引進農副產品加工企業,先後引進了新加坡東園食品集團廣州金鷹食品有限公司、廣州新豐食品工業有限公司、東洲油脂有限公司等六間大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,營造了“多多妙”速食麵系列,“東園”美食等系列國內外知名的品牌,年創產值達到1.6億元。

名優農副產品:鎮名優農產品豐富,鎮內有清朝貢品“水南白蔗”、“田心馬蹄”、“雪槐子”荔枝、“東洲粉葛”、“西洲香蕉”等多種傳統名優農產品,更以深加工品牌“多多妙”、“東園”等系列產品著稱,其系列產品先後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。

教育行業

新塘政府等部門相當重視教育行業,新塘的發展看教育為口號號召廣大民眾在工作之餘提高自我,學習更多的知識,並支持當地教育行業發展,其中以華南理工大學增城職中城區部、南華教育學校、增城市職大教育培訓中心、新塘成人學校三大教育機構為基地,不單單進行一些技能培訓更有效的推薦報們報讀成人大專本科,以讓員工利用業餘時間得到更好的提高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